回主页 目录

为中华崛起而读书-周恩来的故事

周恩来(1898~1976),字翔宇,祖籍绍兴,生于淮安,是中国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。他博学多艺、才华横溢,向为世人赞誉。其实,天才出自勤奋,天才是勤奋之果。

1914年,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《学校国文成绩》上发表了《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》纪念感言,就已经崭露头角。老师评价此文时说:“心长语重,机畅神流。”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?周恩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。他的母常常给他讲故事,教他劳作。后来,他过继给叔叔。婶婶天天教他识文断字,写字作画,把童年时代的周恩来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,丰富了他的知识,开阔了他的视野,也陶冶了他的情

上学后,周恩来用古人“头悬梁、锥刺股”的苦学神激励自己。每天,他完成作业后,就博览群书。他一边读,一边摘录名言警句,还写读书心得。他常常读到深夜,大地沉沉地入睡了,他还在书海里遨游。

少年周恩来就胸怀中华,放眼世界。他的作文经常联系国家和国际大事。有一次,他看了白人资本家贩卖黑人孩子的《汤姆和琼斯的故事》,为黑人孩子的悲惨遭遇而流下热泪,同时对资本家的罪行而义愤填膺。于是,他带领同学写了两封信,一封写给黑人孩子。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怜悯和同情;一封写给白人资本家,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与抗议。

1911年暑假,周恩来从天津到东北探亲,接触了一位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老人。老人隐居乡间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很多感时纪事的诗篇,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。老人发现周恩来对时局有辟的见解,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,便多次带他到烟笼山,并即兴吟诗抒怀:“今吾老兮有何志愿,图自强兮在尔少年。”他对老人非常敬重,把老人的嘱咐深深记在心中。当他离开时,老人特意写了《赠周恩来》和《赠周恩来南归诗》五首,列举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通过刻苦学和磨练,成了“非常之才”、成就了“非常之业”的故事,意味深长地赞扬和激励周恩来。

在中华这块沃土上,周恩来迅速成长起来。他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学生运动,并且成为学生领袖,积极地宣传马列主义,参加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,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。

相关文章

比尔盖茨自幼酷爱读书的故事 司马懿为什么装傻?的故事 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天才母亲的拒绝的故事 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故事 年幼的高尔基和善良的厨师的故

推荐热门文章

物理学家赫兹的故事 爱打瞌睡的魏鹤龄的故事 万有引力和光的秘密的故事
司马懿为什么装傻?的故事 比尔盖茨自幼酷爱读书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年幼的高尔基和善良的厨师的故事 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故事 天才母亲的拒绝的故事 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的
优美诗句|风景的句子|花草树木|外貌神态|春夏秋冬|节日的句子|关心的话|表白的话|思念|情话|安慰人的话|微小说|歇后语|顺口溜|后半句|排比句|座右铭|生日祝福语|思念的句子|寄语|励志句子|英文句子|谚语|作文句子|早安短信|晚安短信|广告语|谜语|贺词|祝福语|对联|成语词语|造句|比喻句|评语|祝酒词|主持词|誓词|口号标语|成语大全|诗歌|散文精选|台词|反义词|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