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主页 目录

诗、书、画“三绝”-郑板桥的故事

郑燮(1693~1765),字克柔,号板桥,苏兴化县人,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。“扬州八怪”中的最杰出者,被后人称为诗、书、画“三绝”。

郑板桥小时候家里很穷,在他需要庇护和抚时,母亲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。在板桥幼小的心灵中,早早地播下了痛苦的种子。尽管母亲没有把他养育成人,但却给了他一个聪明伶俐的脑瓜。少年时代的郑板桥,赋诗撰文就已经很有成就了。

在兴化镇读私塾的郑板桥,没有被生活的贫困缚住手脚,相反却更加发奋苦读。私塾老师看到这样一个有出息的穷弟子,不但不嫌弃,还倍加护。

1703年的暮春时节,只有10岁的郑板桥随同私塾老师一起出外郊游。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,正准备坐在两块石头上闲谈时,郑板桥突然发现水中有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,便随口喊道:“先生,你看那是什么?”塾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瞧,果然有一堆异物漂在水面,经师徒仔细辨认,确定是一具女。老师见此惨景,心中产生一种痛惜之情,不觉随口吟出一首诗:

“二八女多娇,风吹落小桥。三魂随转,七魄泛波涛。”

塾师刚念完他的诗,郑板桥就急着问:“先生,您认识这个少女吗?”老师摇摇头说:“不认识!”郑板桥又紧紧追问:“那您怎么知道这位少女刚好16岁呢?”看到老师又摇头,小板桥又接着问下去:“先生既然没有亲眼看见这位姑是怎样落水身亡的,又怎么可断定她是‘风吹落小桥’呢?”

还没等塾师来得及回答,他又一阵连珠炮:“您能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逐流吗?即使在里打转又怎么能看见?”私塾先生尽管被郑板桥问得哑口无言,但他觉得板桥的话很有道理,且很有趣。于是塾师并不生气,和颜悦色

地问郑板桥:“依你看,这诗应该怎么个说法?”郑板桥皱了皱眉头,心情沉重地吟咏道:“谁家女多娇,何故落小桥?青丝随转,粉面泛波涛。”

私塾先生听罢郑板桥的诗,连声称赞:“改得好,改得好!很有独到之处。”

郑板桥的字画和诗一样有名气。其中的奥妙,还是在于勇于革新,不盲从他人,终于自成大家。板桥画竹最有名气,同时喜欢题诗一旁。他画的《墨竹图》配的诗是:

画竹插天盖地来,翻风覆雨笔头栽。

我今不肯从人法,写出龙须凤尾排。

在这首诗中,他算是把自己品评到家了。郑板桥自幼苦学,名声大噪以后,不仅国内有无数的崇拜者,连朝鲜国的宰相李艮,也慕名前来拜见,并再三恳求他题诗赠画,回国后奉为翰墨珍宝。

相关文章

比尔盖茨自幼酷爱读书的故事 司马懿为什么装傻?的故事 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天才母亲的拒绝的故事 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故事 年幼的高尔基和善良的厨师的故

推荐热门文章

物理学家赫兹的故事 爱打瞌睡的魏鹤龄的故事 万有引力和光的秘密的故事
司马懿为什么装傻?的故事 比尔盖茨自幼酷爱读书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年幼的高尔基和善良的厨师的故事 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故事 天才母亲的拒绝的故事 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的
优美诗句|风景的句子|花草树木|外貌神态|春夏秋冬|节日的句子|关心的话|表白的话|思念|情话|安慰人的话|微小说|歇后语|顺口溜|后半句|排比句|座右铭|生日祝福语|思念的句子|寄语|励志句子|英文句子|谚语|作文句子|早安短信|晚安短信|广告语|谜语|贺词|祝福语|对联|成语词语|造句|比喻句|评语|祝酒词|主持词|誓词|口号标语|成语大全|诗歌|散文精选|台词|反义词|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