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主页 目录

子路借粮的故事

春秋时期,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。一天,来到陈国,陈国正在闹饥荒。当地人都饿的四处逃荒。他们师徒走到这里断了粮,几天没吃上饭。一个个饿的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唤。陈国人没有粮食借给他们,孔子就打发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粮。

子路见到了老子,恭恭敬敬的施了个礼说:“老子先生,我们师徒在陈国断了粮,老师让我向先生借粮来了。”

老子对他说:“好啊,借粮不难,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,答对了,把粮借给你,答不对,粮不能借给你。”

子路一是借粮心切,二是觉得一般问题也难不住他很自信的说:“好,先生请问吧。”

老子用手捋了捋子,慢条斯理地说:“你说什么多,什么少;什么时候欢喜,什么时候恼?”

子路一听笑了笑,说:“你听好了,我告诉你,天上星星多,日月少;娶媳妇时欢喜,出殡时恼。”

老子听了毫不客气的说:“你答的不对,对不起,这粮不能借给你。你回去吧。”

子路满以为自己回答的很正确,老子却说他回答的不对,心里不服气。心想:‘这老头子就是不想借粮给俺罢了,回去向老师告他一状,见死不救,太不够朋友了。’

子路辞别了老子,一边想一边走。带着满肚子的气回到了陈国。把事情的经过对孔子说了一遍。孔子对子路说:“子路啊,这题你回答错了,文不对题呀。”

子路一听,他老师也说他回答错了,忙问:“请问老师,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对?”

孔子说:“应该这样回答,小人多,君子少;借时欢喜,还时恼。”

子路听罢,立即回见老子,并这样做了回答。老子听了很高兴,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给了他,子路一看很不满意,嘟哝说:“问题答不对不借粮,问题答对了借给这么丁点。我们师徒那么多人,就这么点,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呢。”

老子见子路不高兴,就解释说:“救急之粮不能多,快拿回去救你师徒们的命去吧。”

子路扫兴的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陈国,见了老师,就告老子的状:“这老头简直不够朋友,你看,问题答对了,就借给了咱这么一小筒米,够谁吃的?和不借还有啥两样?”

师徒们虽然都很生气,也没办法。管他怎么着,先倒出来熬点粥充充饥吧。可是,往袋子里一倒,淌起来没个完了。倒了一袋又一袋。一直倒了五六袋。他们师徒个个恣得蹦了起来。子路看着倒出了这么多的米,笑着说:“这么些就够了。”话音刚落,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。

相关文章

谁丢银子了的故事 村姑吟诗救夫的故事 金丝猫与老鼠精的故事 鬼神不敢侵的故事 善良的女孩西雅的故事 追杀玛丽莎的故事

推荐热门文章

嘉庆皇帝受骗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为自己喝彩的故事
善良的女孩西雅的故事 鬼神不敢侵的故事 金丝猫与老鼠精的故事 村姑吟诗救夫的故事 谁丢银子了的故事 蜘蛛报复的故事 追杀玛丽莎的故事
优美诗句|风景的句子|花草树木|外貌神态|春夏秋冬|节日的句子|关心的话|表白的话|思念|情话|安慰人的话|微小说|歇后语|顺口溜|后半句|排比句|座右铭|生日祝福语|思念的句子|寄语|励志句子|英文句子|谚语|作文句子|早安短信|晚安短信|广告语|谜语|贺词|祝福语|对联|成语词语|造句|比喻句|评语|祝酒词|主持词|誓词|口号标语|成语大全|诗歌|散文精选|台词|反义词|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