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主页 目录

流水落花春去也

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罗衾不耐五更寒。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
独自莫凭栏,无限关山。别时容易见时难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!

———摘自南唐后主词《淘沙》

五天后就是谷雨,春已去了大半,虽早过了“吹水上树”的时令,山里的风却没有暂停下来的意思,也就成全了一些思者沐风的习惯。

向来沐风、沐雨、沐雪,都是关注自己内心之人与自然之境的一种默然对应,渗透于心的当是一种去污存洁、升华心灵的愿望,自然心无旁骛不去说些无关风月的话。

“春眠不觉晓”还应当作“春绵”。那是万物苏醒时,总要经历一个慵懒无力绵软的过程,也包括一些人的心智。近三个月,就是在这样一种无绪状态里没了写作,想来给自己找个懒散的理由是件很容易的事。

古人说“一年之季在于春”,大半是对辛勤的农者而言。古之闲者或荣者却多是笙歌亭宴,纵马踏青,聊寄山水,却与今人有些不同。这是因为当今物质比任何时候丰盛,人们向前看,还是向钱看,都是天经地义,反之就显得不合时宜,有些另类了。

马斯洛的贡献之一就是他的需要层次理论。我们沿袭儒家经典和孔孟之道的古人的观点,却与此多有相悖,如陶渊明之流的“贤者不食嗟来之食”就很能代表有些骨气的文人士子。马斯洛五个层次的需要中,生理需要是最低的需要。马斯洛在搞这一套说法的时候,多半没考虑到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,更没预测到我们现在的普遍状况。我无意批评别人的理论对或者错,只是担心我们更多的人会在第一个层次一直滞留下去。真正能自我实现并达到高层次体验的人并不会太多,而且还总会和第一个层次纠缠不清。

需要层次离不开人。一个情感健康的人和一个神病患者的区别在于:一个是无私的,一个是自私的。马斯洛在心理实验中把无私称作心理满足,把自私称为心理贫乏。那么,在现在这个物质世界里,恐怕心理贫乏者只会有增无减。马斯洛的人本哲学恐怕也只对清醒者有点用了。

一个人关注自己的心灵应该和关注现实一样,都是合理的。就象面对流水落花时的感慨一样,我们总在失意、落寞的时候才去用心地思考一些东西,好比我们感觉所谓的幸福总显得亦梦亦幻、苍白无力,却不知道我们一直把象建立起来的价值,当成了真实。所以除了幸福,我们还在象中努力地寻找真实的自己。

“一般来说,我们总发现快乐实际上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多”。除非对欲望的彻底消除,但这又是不可能的。从而我们以珍惜“美”的价值来装饰人生的意义,成了守候心灵归宿的另一种方式。

在春日细雨里做一些类似哲学的思考是无害的。前人告诫我们,如果心灵真的要从事哲学思考的话,它必须完全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——全心全意的让自己听命于,由它本身的意识和对世界的直感知觉所获得的教诲。因而我更能体会亡国后的南唐后主面对春境填写的那首词——《淘沙.帘外雨潺潺》,数十字的短文,饱含着无穷的情感魅力。我相信诗(词)人,首先应该是个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理解的哲学家。

生的苦难正是这一切的价值的本源,我们不用也不必拒绝人生的悲愁苦难。

也只有更重视自己心灵的人才会对自然万物,十分敏感地生出许多感伤。窗外黄昏落雨中盛开着紫色花簇的梧桐树,墙角那几盆春日里开始衰败的兰草,那努力生长着叶片的腊梅树,还有电脑里欢快的斯拉夫舞曲,以及那渐渐宁静下来的小城,无不左右着我的情感和思考。

我们很多时候都被自己囿于一个小小的圈子并为之困顿、苦恼,却跳不出来思考一次生的价值和意义。更何况对人类而言,这又说明了什么——苦恼、挣扎,还是绝望。

也许很多人都思考过一个相同的问题——人的价值是不是应该留下些,可以让后人记住的有意义的东西?而天时、地利、机运,又总让绝大多数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个默默无闻的平凡人。即使你心有不甘,这就是命运。其实成与不成,都是命运,遇与不遇,都是缘份。如果只能做小草,那就应该努力成为最好的一棵。

刚听了网络歌曲《没有车没有房》,且不去计较艺术、思想以及品味、道德之类的东西,就其本身来说确实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多数人的困窘状态,就其直面社会生活的态度,也有它的现实意义。如果没达到马斯洛第一需要层次,我也不敢做起高尚的样子说三道四。

好在书生和一小部分人,除了能维持基本生活以外,还能坐在电脑前,静下来写几个文字。不管是作为人生过程的记录也好,自娱自乐也好,或者纯属为了兴趣休闲也好,最起码这思考的过程总会使人有些进步,而不总是那么懵懂昏聩地消耗生命。就这些来说,总是好事。

除纯粹无聊消遣之外,写文字还得有个态度问题。首先要学习进步。书生不是实用主义者,不过还是提倡学有所思,思有所得。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,写作是个练笔的过程,思维是个习惯的过程,多学多思可以让自己懂得接纳和欣赏。其次是要修身明理。写文字的目的不同要求也不相同,只是好者不必在文笔和词藻方面刻意雕琢,以至于华而不实。若能清晰、自然、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、所想,这样的文字就有了灵魂和价值。

文品如人品,写文的同时,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。文章写到最后,其实就是个人品味和修养的比较。还要说的是写作态度的严谨和责任问题。这和前面说的自身修养有很大关系,如果作者特别是所谓的文学大家,倘若自身华而不实、虚张声势,就会在文字里留下常识、知识错误,以讹传讹,贻害后人。

我认同一种说法,我泱泱大国近代没出过几本思想厚重的优秀文学作品,其原因之一,就是我们的作者里很少有人能甘愿吃苦,很少有人能真心为文字付出。这和书生说的责任和严谨同是一回事。

雨已停,夜已深,时间走得太快。这个时候想留住光的愿望比过去强烈很多,却也只是“流水落花春去也”。

久不敲打键盘,思维和语言迟钝不少,东拉西扯不知所云。不过能说出自己想说的,而且假话不多也可使人谅解。不管有用没用,有没有一点价值,都就此打住吧。

相关文章

推荐热门文章

郑愁予《错误》赏析 席慕容《初相遇》赏析 徐志摩《雪花的快乐》赏析
诗歌:山水风云 午收 五月 在八月 七夕夜 想你,我爱
优美诗句|风景的句子|花草树木|外貌神态|春夏秋冬|节日的句子|关心的话|表白的话|思念|情话|安慰人的话|微小说|歇后语|顺口溜|后半句|排比句|座右铭|生日祝福语|思念的句子|寄语|励志句子|英文句子|谚语|作文句子|早安短信|晚安短信|广告语|谜语|贺词|祝福语|对联|成语词语|造句|比喻句|评语|祝酒词|主持词|誓词|口号标语|成语大全|诗歌|散文精选|台词|反义词|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