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矮子看戏———随人上下】矮子挤在人群里看戏,自己看不见,只好随着前面的人上下而上下。指自己没有主见,附和他人意见。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九“蕲州五祖法演禅师”:“忽有个汉出来道:‘长老你恁么道,也则白云万里。’这个说话,唤作‘矮子看戏,随人上下’。三十年后,一场好笑。且道笑个什么?笑白云万里。”☆亦作[矮子看戏———见人道好,他也道好]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一六:“其有知得某人诗好,某人诗不好者,亦只是见以前人如此说,便承虚接响说取去,如矮子看戏相似,见人道好,他也道好。”[矮子观场———随人说研]场:戏场。研:通“妍”,美、好之意。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〈圣教〉小引》:“余自幼读《圣教》,不知《圣教》;尊孔子,不知孔夫子何自可尊。所谓矮子观场,随人说研,和声而已。”
【大拇指头挠痒———随上随下】指无权主事或没有主见,事事听从他人。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四折:“小的做个吏典,是衙门里人,岂不知法度?都是州官,原叫做苏模稜,他手里问成的,小的无过是大拇指头挠痒,随上随下。”
【登梯子上树———攀高枝儿】比喻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结亲或交友,以向上爬。含贬义。陈荫荣《兴唐后传》二五回:“袁慕爵呀,你投了北国是被一逼一无奈,想当初也给你提过醒儿,你非要‘登梯子上树———攀高枝儿’,这又该怎么说呢?”
【风吹墙头草———东吹西倒,西吹东倒】墙头上的草,东风吹来向西倒,西风吹来向东倒。本义指草随风倒伏。用时指人见风转舵,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。蔡东藩《五代史通俗演义》二九回:“俚语有云:风吹墙头草,东吹西倒,西吹东倒。观五代时之将吏,正与俚语相符。”☆亦作[墙头上的草———哪边风硬哪边倒]冯育楠《山林深处》一四:“现在有一类人,墙头上的草,哪边风硬哪边倒。那位林秘书,就是这种人。”[墙头上的草———哪边风硬哪边跑]刘浩鹏《洪武剑侠图》一六回:“我刚才已经跟你讲了,我是墙头上的草,哪边风硬我往哪边跑。”[墙上的草———两边倒]丁玲《太一陽一照在桑干河上》二九:“江世荣那小子,是个滑头,弄得不好,他会把你卖了的。你看,他发了多少财,白手起家,靠的是谁?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,墙上的草,两边倒着呢。”[墙头草———风吹两边倒]罗旋《南国烽烟》一部一八:“还有肖闻喜,这个同志在正确路线下表现不错,可是错误路线一来就晕头转向了,说明他软弱,脚跟不稳,‘墙头草,风吹两边倒’。”[墙上一棵草———风吹两边倒]吴强《堡垒》一○章九:“刘福祥、马国本和陶家一妈一一妈一都曾对他说过,像王有道这样富农成分的人,定然是墙上一棵草,风吹两边倒。”[墙头上的草———随风倒]林汉达《东周列国故事新编·皱眉捧心》:“夫差在西施的手心里就好像墙头上的草,随风倒,西施要他往哪边倒就往哪边倒。”[墙头草———随风摆]辛民《黄河儿女》六:“水生觉得在柱这个人,平时不显山,不露水,可是一到节骨眼上,就成了墙头草,随风摆。”
【耗子给猫捋胡子———舍命溜须】捋(犾ǚ):用手指顺着抹过去,使物体顺溜。溜须:溜须拍马,指谄媚奉承。本义指耗子给它的天敌猫捋胡须,是不顾命地溜须拍马。用时指冒险去巴结敌人或凶残的主子。黄佩珠等《续少西唐演义》七回:“并把他贪赃搂来的黄金、白银,还有一串珍珠,都献了出来。那真是耗子给猫捋胡子———舍命溜须。并且还跪在地下,认了干爹。”☆亦作[耗子给猫捋胡子———溜须不顾命]张笑天《永宁碑》二七:“吉拉明阿巴结上司,那是可以不要命的,所以同僚中有人说,他是属于那种‘耗子给猫捋胡子———溜须不顾命’的人。”[老鼠给猫捋胡子———拼命巴结]陈俊伟《灯谜》:“这笑面虎对人的衣帽穿戴最是认真,只要是比自己穿得好的人,他全是老鼠给猫捋胡子———拼命巴结。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,他却像饿狗啃骨头———恨不得嚼出油来。”
【和尚念经———那么那么】那么那么:模拟和尚念经的声音,佛经中常有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字句,“南无”读若“那么”。本义指和尚念经,并不全解经义,不过随众诵读,人云亦云罢了。比喻随声附和。丁玲《太一陽一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八:“屋里边的看见外边人一多,胆也壮了,回来的那三个老佃户,本来不想说话的,这时是‘和尚念经,那么也是那么’了,便也跟着嚷了起来。”
【河底的一卵一石———光一溜一溜】一卵一石:岩石经自然风化、水流冲击和摩一擦所形成的一卵一形石块,表面很光滑,也叫鹅一卵一石。本义指一卵一石表面很光滑。用时比喻为人处世十分圆滑。肖驰《决战之前》二二:“青山看着徐魁说:‘……灯不拨不亮,话不说不透;该拨一拨,说一说你啦,要不,你快变成河底的一卵一石了———光一溜一溜的,叫人难摸一着。’”
【胡同捉驴———两头堵】比喻说话或做事两面讨好或两头都占理。刘绍棠《黄花闺女池塘·柳伞》一章二:“一把手换了一个又一个,哪一个都把他当拐棍儿,可是,他跟谁也不掏心窝子,谁也抓不住他的辫子。他巧使顺风船,走路不留脚印儿,顺情说好话,胡同捉驴两头堵。”
【快刀切豆腐———两面光】本义指快刀切出的豆腐两面都光。比喻两方面都讨好。《活地狱》三六回:“黄大老爷这样一做,算是快刀切豆腐,两面光,上司也敷衍了,同寅也瞒过了。”☆亦作[快刀打豆腐———两面光]高缨《云崖初暖》六章三:“她怕丧失亲戚们对自己的信赖,说她‘见死不救’。却也不好把李省吾的话打回去,那又太‘不顾大局’,于是来个‘快刀打豆腐———两面光’。”[快刀切豆腐———两面见光]潘相君《宝杯传奇》四回:“‘哟嗬,’满柱瞪了朱梅一眼道:‘你可倒好,快刀切豆腐,两面见光,婆婆媳妇谁也没伤着。’”[快刀切豆腐———两面光鲜]程瞻庐《唐祝文周四杰传》七二回:“秋香尚没回答,春香已站在他背后,拉他的衣角。他只好说这两可之词,便道:‘太夫人问及婢子,此事是虚是实,婢子以为“理之所必无,事之所或有”。’秋香说这十个字,真叫做‘快刀切豆腐,两面光鲜’。”
【老母猪吃?黍———顺秆子上来了】?黍(狋á狅狊犺ǔ):方言,高粱,其子实长在植株的顶端。本义指老母猪若想吃高粱,就得顺着秆子往上爬。用时指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办事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二三章:“自古至今,哪有酬神唱戏把戏台子搭在神屁一股后?老子故意那么说,你们就对我来个老母猪吃?黍———顺秆子上来了。”
【留声机片———转着圆圈说】留声机:把录在唱片上的声音放出来的机器,也叫话匣子。本义指留声机唱片是一边转着圈儿,一边放出声音的。用时指人说话面面俱到或故意对各方面都敷衍讨好。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八:“高一妈一的话很像留声机片,是转着圆圈说的,把大家都说在里边,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。”
【芦席夹囤———随方就圆】芦席:用芦苇的一茎一编成的席子,一般为方形。囤(犱ù狀):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用具,是圆形的。本义指用方形的东西去迁就圆的。比喻顺应当时的情势或按照别人的意志说话、做事。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》四出:“且是舌剑唇一槍一,有一篇大诈若忠的议论;更兼奴颜婢膝,用几许为鬼为蜮的权谋,陷害忠良。如秤钩打钉,拗曲作直;模棱世事,如芦席夹囤,随方就圆。”☆亦作[背方桌下井———随方就圆]张作为《原林深处》上七章:“龙大海只好把这根线放得更长,老远老远地跟着,仅只要求她不至于在视界中消失。同时,就像背方桌下井———随方就圆,处处以她为准绳:行走、休息,采野果充饥。”
【猫儿眼———看时候变】本义指猫眼的瞳孔随外界光线的强弱而放大或缩小。比喻人察看情势来改变处事的态度和手段。袁静等《新儿女英雄传》一三回:“申耀宗是个猫儿眼,看时候变;他说:‘咱们都是中国人,怎么不敢说?我吃这碗饭也是好吃难消化,一个中国人,还能跟日本人一条心?’”
【一毛一毛一虫爬树梢———沾高枝儿】一毛一毛一虫:即一毛一虫,某些鳞翅目昆虫的幼虫,每个环节的疣状突起上都丛生有一毛一。本义指附着在很高的树枝上。用时指依靠权势显赫的人而得到好处。王中文《忠义梦》二二回:“我那是‘一毛一毛一虫爬树梢,沾高枝儿’呢!他哪一点儿像是我的大舅,等我做了官儿,求皇上封他当我大舅吧!”
【骑马不带鞭子———猛拍马屁】骑马的人催马快行要靠鞭子,没有鞭子只好用手拍马屁一股。指拼命地阿谀奉承。王洪钧《智俘惊弓鸟》:“看到这佛口蛇心的家伙骑马不带鞭子———猛拍马屁,我心里简直比吃了苍蝇还恶心。”
【属猴子的———顺竿爬】用时指投人所好,随声附和。陈屿《夜幕下的哈尔滨》四九:“你真是属猴子的,顺竿爬上来了。我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。”☆亦作[属螃蟹的———专一爱一顺杆爬]丁治安《龙一虎姻缘》:“这回,张大一娘一也多了个心眼,瞎子算命都是属螃蟹的———专一爱一顺杆爬,这回呀,先不说什么事儿,愣让他给算。”
【孙猴子转生———最会变】讥讽人最会根据形势变化而改变立场或态度。聂海《靠山堡》六:“在曹茂奎看来,乔保这个人是孙猴子转生,最会变。”
【乌鸦占了凤凰枝———高攀了】凤凰:传说中的鸟中之王。本义指乌鸦占了高处的凤凰所栖的树枝。用时指和有权势的人结亲或交朋友。赵博《花一和尚演义》四回:“贤婿,我们这平民百姓能和大王结亲,真是乌鸦占了凤凰枝,高攀了。”
【油缸里的皮球———又圆又滑】比喻为人处世圆滑,对各方面都敷衍讨好,应付周到。含贬义。柯蓝等《风满潇湘》六一:“不料,偏偏刘栋臣是个油缸里的皮球,又圆又滑不说,还是个一爱一吃时菜、讲时髦的家伙。”☆亦作[西瓜掉在油篓里———又圆又滑]龚昌盛《沉浮》一二:“刘世忠把手一摆道:‘老弟,你对官一场还是一知半解。中田这家伙是西瓜掉在油篓里———又圆又滑。’”[西瓜装在油篓里———又圆又滑]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二部二○:“不,现在还不能乐观。梅佐贤这种人,是西瓜装在油篓里———又圆又滑!”
【又当巫婆又扮鬼———两头讨好】巫婆:旧时以装神弄鬼替一人祈祷为职业的妇女。形容人很圆滑,两方面都应付、讨好。王汪《孤城残夜》一二章六:“你阎胖子更不够哥们义气!想当初,我是看你面子投过来的,现在你又当巫婆又扮鬼———两头讨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