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年代初的一天,远在山东的婆婆突然拍来电报,要我们速寄些钱回去,并说祥情见信。这么多年来,婆婆是从不与我们要钱的,一定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,我们赶紧电汇了一笔钱回去。
从随后而来的信中我们才知道,婆婆用五千元为她最小的儿子在人贩子手里买了一个四川姑一娘一,说她叫正英,刚满十七岁,而且还寄来了他们的订婚照。这是个还有些稚气的姑一娘一,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对大眼睛,怯生生地与就要成为她丈夫的小叔子贴身站着,个子与小叔子差不多高,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,这是个外貌秀丽清纯的姑一娘一,一脸的稚气和浓浓的乡土装扮更平添了几分让人疼惜的模样。
我们一看信就急了,从人贩子手里买女人并强行一逼一婚是犯法的事,弄不好会鸡飞蛋打不说,还得落下一个强一奸一妇女的罪名。先生写信叫家里赶紧停止这种荒唐的做法,以免触犯法律。可信还是晚了一步,婆婆的第二封信中说小叔子已经与正英结婚,并说正英不是人贩子拐骗的,而是自愿从四川嫁过来的,就是说她是明明白白地被人贩出来的,她也知道家里为她用了一大笔钱。信中还说正英的年龄还不到法定婚龄,只好办几桌酒席先结婚,让亲朋乡邻们认一下人,等到了婚龄再去补结婚证就行了,并说时下村里好多人家都是这么办的。
见已经到了这一步,我和先生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是为家里担着一份心。而在我的心里却还藏着一种悲哀,为那个叫正英的女子感到悲哀。
终于,在一个新年的前夕,我们回山东老家过年,见到了早已成为我妯娌的正英。这时的她已经是一个三岁男孩的母亲了,却还只有二十岁。她本人比照片上还要漂亮的多,那圆圆的脸上少了些稚气,多了些少一妇所特有的成熟,大眼睛忽闪着热情的光,如一汪湖水清澈透亮,特别是她的肤色白一里一透一红,水灵细一嫩,高挑的身材却显得有些单薄。听着她说着一口地道的当地方言,麻利地在灶前为我们忙着饭菜,我知道她已经完全溶入到了这里的生活之中,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,并没有我想像中的那种远嫁他乡的哀怨。
岁月像一块磨石,人生会被这块磨石打磨的面目全非。短短三年多,正英就从一个巴渝少女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齐鲁少一妇,举手投足间根本看不出她与当地的媳妇们有什么两样,只是她那特有的水灵和清秀还多少透着点南方姑一娘一的本色。我竟有些嫉恨起造化弄人了,当然更多的是惋惜,而我的这种惋惜是不能说出来的。
正英一见到我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,总围在我的身边“大一嫂,大一嫂”地叫着,她知道我所处的湖北与她的家乡四川是邻省,气候与习俗有很多相同之处,看着她对我的那份亲一热劲,真有点把我当成她的一娘一家来人了。可想而知,在她看似平静满足的外表下,内心深处始终还存有一份对家乡的缱绻之情。
她的老家在四川一个多山的地方,那里山高陡峭,能种的田很少,上山下山艰难,一切物品都靠人背上背下,再加上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,潮一湿浸蚀,漳气一逼一人,很多人都患上了哮喘病,生活十分清苦,但凡有一点希望都想远走高飞,离开这鬼不落脚的地方。所以正英的母亲也狠狠心,叫她跟着人贩子走出了深山。
她的命运还是不错的,落在富庶的山东平原,婆家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,丈夫虽说大了十几岁,对她也很好,婆婆又很通情达理。只是在这个家里她是没有发言权的,她只有不停地劳作,一精一心伺候一家老小。但她满足了,她认为嫁了人的女人不都这样吗,再说,这里比她的老家确实要好很多,她没有要逃走的念头,而是死心踏地的恋上了这个家。
只是在她心中一直还藏有一个愿望,还有一份最重的牵挂,那就是她多病的一妈一一妈一。她对我说,这辈子只想能再见一妈一一妈一一面,只有了了这个心愿,她才会一心一意地,再无牵挂地在这儿生活下去。她对我说这些话时,分明有一种期盼在脸上漂浮,眼里也有一层晶亮的水幕,她用力咬着嘴唇,才没叫水幕变成水珠滴落下来。
我的心舜间充满了悲戚和震撼,二十岁的她应该正处在花季般的生活中,可她却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无奈和牵挂,却不敢对身边的人有所表示和要求,竟将希望寄托在我这个远方归来的人身上。这份沉重打破了我心中的平衡,这份信任也促使我下决心,一定要帮她完成这个心愿,只为我也是个女人,只为我也有母亲。
我拉着她的手说:“你放心,我一定帮你完成这个心愿,我来跟一娘一说,叫你回一趟老家去看一妈一一妈一。”
“真的?大一嫂,你会去跟咱一娘一说吗?你会让一娘一同意我回一趟四川吗?”
我使劲点点头,给了她一个肯定的承诺,虽然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成功,但我会努力去为她争取。
正英见我这么肯定,她终于没能忍住眼中的水幕,顿时化作一滴滴泪珠滚下了脸颊。
我知道这个工作并不好做,村里凡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媳妇们还没有一个能回老家探亲的,因为家人们怕媳妇们会一去不复返,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。
我首先将正英的心思告诉了先生,好让他也来帮我说话,他是儿子,说话的份量要比我重的多。
一日饭后,趁着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家常的机会,我对婆婆说出了正英的心思,先生也在一旁帮腔。婆婆想了一会没开口,将眼光移向小叔子。小叔子怕惹母亲生气,忙对着正英吼道:“熊一娘一们,哪来这么些想法啊,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,咋还想着要回四川呢?再说要回小心着你。”
“我——我——。”正英嗫嚅着。
我正想示意先生出来说句话,他已经对弟弟大声开腔了:“你怎么说话呢,正英就不该有想法吗?她想念她一妈一是人之常情,我和你嫂子不也是想咱一娘一才回家来的吗?”先生的话虽不多,却也入情入理,一家人都没做声。
我理解先生的话,他虽然在湖北生活了二十几年,可那份思乡和思母一之情一点也未能淡化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份思念竟越来越浓。他虽然是在说弟弟,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最真实的表达。婆婆盯着自己的儿子看了一会,眼睛有些潮一湿。她听懂了儿子的心声,也被儿子的牵挂感动了。
终于,沉思了一会儿的婆婆对全家人说出了她的决定:“秋后吧,等到秋后地里都收上来了再回,你们俩口子一起去,但有一条,孙子不能带去,孩子小,受不了路上的折腾。”
我明白婆婆的意思,她是防着正英会一去不返,想用孩子拴住她的心。我在佩服婆婆明理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婆婆的一精一明。
“行,一娘一,我只要去看看我一妈一就回来。”正英急急地接过话,生怕婆婆会变卦。
我也赶紧接着说:“回四川的路费我们来出吧。”听了我的话,正英很感动,她有些哽咽地说:“谢谢大一嫂,谢谢一娘一。”
先生又开口了:“弟妹,我得先谢你,我和你大一嫂常年在外,咱一娘一和这个家就交给你了,只要你们俩个好好过日子,替一我们孝敬咱一娘一,我们就很感谢你了。”
正英赶紧说:“大哥大一嫂,你们放心,有我在,一定不会让咱一娘一受累。”----------
婆婆是说话算话的。那年秋后,正英与小叔子一起回了趟四川,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一妈一一妈一。可她不能在一妈一一妈一身边久留,十几天后,她必须得跟着丈夫再一次离开,这一次的离别,也许就是母女此生相聚的结束。正英的心被撕成了碎片-------
只是从这以后,再也没听正英提过四川,她就像千万个女人一样,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与现在这个家连在了一起,她只有将那份思念、那份亲情深深地埋藏在了心里---------
我知道,那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,那贫瘠陡峭的大山,那忧心牵挂的老母,永远都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疼痛。时间就像一把无情的利剪,可以剪碎梦想和无奈,可以剪碎欢乐和愁绪,却永远都剪不断对家乡和亲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