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声音像玻璃钟响!”侍臣说。“你们看,它的那个小歌喉唱得多么好!说来也稀奇,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它唱歌。这鸟儿到宫里去一定会逗得大家喜欢!”
“还要我再在皇上面前唱一次吗?”夜莺问,因为它以为皇帝就在场。
“我的绝顶好的小夜莺啊!”侍臣说,“我感到非常荣幸,邀请你到宫里去参加一个晚会。你得用你美妙的歌喉去娱乐圣朝的皇上。”
“我的歌只有在绿色的树林里才唱得最好!”夜莺说。不过,当它听说皇帝希望见它的时候,它还是去了。
宫殿里被装饰得焕然一新。瓷砖砌的墙和铺的地,在无数金灯的光亮中闪闪地发亮。那些挂着银铃的、最美丽的花朵,现在都被搬到走廊上来了。
走廊里有许多人跑来跑去,卷起一阵微风,使所有的银铃都丁当丁当地响起来,弄得人们连自己说的话都听不见。
在皇帝坐着的大殿中央,人们竖一起了一根金制的栖柱,好使夜莺能在上面站着。整个宫廷的人都来了,厨房里的那个小女佣人也得到许可站在门后侍候——因为她现在得到了一个真正“厨仆”的称号。大家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,望着这只灰色的小鸟,皇帝在对它点头。
于是,这只夜莺唱了——唱得那么美妙,连皇帝都感动得流一出眼泪来,
一直流到他的脸上。夜莺唱得越来越好听,它的歌声打动了皇帝的心弦。皇帝显得那么高兴,他甚至下了一道命令,把他的金拖鞋挂在这只鸟儿的颈上。
不过夜莺谢绝了,说它得到的报酬已经够多了。
“我看到了皇上眼里的泪珠——这对于我说来是最宝贵的东西。皇上的眼泪有一种特别的力量。上帝知道,我得到的报酬已经不少了!”于是它用甜蜜的声音又唱了一次。
“这种逗人一爱一的撒娇样子我简直没有看过!”在场的一些宫女们说。当人们跟她们讲话的时候,她们就故意把水倒到嘴里,弄出咯咯的响声来:她们以为她们也是夜莺。小厮和丫头们也发表意见,说他们也很满意——这种评语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,因为他们是最不易得到满足的一些人物。一句话:
夜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。
夜莺现在要在宫里住下来,有它自己的一宠一子了——它现在只有白天出去两次和夜间出去一次散步的自一由。每次总有十二个仆人跟着,他们牵着系在它腿上的一根丝线——而且老是拉得很紧。像这样的出游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。
整个京城里的人都在谈论着这只奇异的鸟儿,当人们相遇的时候,一个只须说“夜”,另一个就接着说“莺”①。于是他们就互相叹一口气,彼此心照不宣。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都起了“夜莺”这个名字,不过他们谁也唱不出一个调子来。
①“夜莺”在丹麦文中是Nattergal。作者在这儿似乎故意开了一个文字玩笑,因为这个字如果拆开,头一半成为natter(夜——复数),则下一半“莺”就成ga1,而Gal这个字在丹麦文中却是“发疯”的意思。